别名:马铃薯黄萎病,马铃薯早熟病
分布为害:马铃薯早疫病在各地均有分布,发生普遍,明显影响生产。近年呈上升趋势,为害有的不亚于晚疫病。
症状:本病主要为害叶片,亦可侵害块茎。初发病时,叶片上产生一些零星的褐色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呈不规则形,上面有同心轮纹。病斑周围有狭窄的退色环晕。发病严重时,植株的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干枯脱落,只有顶部少数几片叶子仍保持绿色。块茎染病可产生凹陷的圆形病斑,病健部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
病原:病原为茄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本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中越冬,也可在薯块的病斑上越冬。分生孢子可以长期存活,借风语传播,在寄主生长期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高温对早疫病菌的侵染有利:退化、衰弱的植株下部老叶易发病:瘠薄和缺肥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
(1)选种早熟耐病品种,选择在土壤肥沃、地势高的地方种植;增施有机肥料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适当提早收货。发病田快可用50%多菌灵2kg/亩进行土壤消毒。
(2)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还可用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650倍液灌根,连续用药1-2次。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