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马铃薯 > 病害 >

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病毒病的传播与为害对马铃薯的生产和留种带来极大影响。病高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病原体(毒源)、健康的马铃薯(寄主)和传播病毒的蚜虫(煤介)这3个基本因素,在防止病毒的传播中,阻断三者关系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分布为害:马铃薯病毒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为害也较严重,感染病毒的马铃薯,通过块茎积累,使块茎品质变劣,产量逐年降低,减产20%-50%,严重的达80%以上。

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病是最重要的马铃薯病毒性病害,通过蚜虫传播,也通过感染病毒的块茎传播。在中原二季作地区普遍发生。易感品种损失可达90%以上,一般减产40%-70%。

马铃薯Y病毒和A病毒(PVY,PVA)马铃薯Y病毒是马铃薯第二个重要病毒性病害,它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感染的块茎和蚜虫(非持久性)传播,产量损失可达80%。马铃薯Y病毒分布广泛,极易由蚜虫传播,尤其当和PVX、PVA复合感染时,常能造成极大的损失。传播该病毒的野虫有多种,最严重的是桃蚜。

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的花叶病毒(PVX、PVS、PVM以及PVY、PVA)马铃薯叶片的花叶症状可能由多种病毒引起,有时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产生该症状。这些病毒是X病毒、S病毒、M病毒,以及马铃薯Y病毒和马铃薯A病毒。

马铃薯X病毒,一般可造成10%的减产,最常见的症状是轻型斑驳花叶,表现为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但叶片平展不变小,不变形,不坏死。
 马铃薯X病毒可通过计液传播,在田间通过人手、工具、衣服、茎叶摩擦而自然传播。
 马铃薯S病毒很普遍,可能有轻微的症状。对产量影响不太大,主要通过感病的块茎和接触传播,有些株系通过蚜虫传播。
 马铃薯M病毒没有X病毒,Y病毒或S病毒普遍,对产量的影响也所知甚少。

马铃薯病毒病
纺锤形块茎类病毒(PSTVd):此病的为害分布十分广泛,感病块茎变细长,形如纺锤,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减产20%-60%,我国的一些裁培品种,均发现有感染此种病毒。感病植株表现矮化,束顶,叶失绿,叶背面紫红色。叶片变小、叶柄与主茎的角度变小,感病块茎的皮色也会发生褪色现象,PSTVd是一种没有蛋白质外壳的裸露核酸,这种低分子量的物质具有很强的侵染性,极易通过接触、农具、衣物、切刀进行汁液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据报道也可通过昆虫传播。

防冶措施
(1)培育、选用脱毒的马铃薯健康种薯,繁种过程中拔除带卷叶病的病株,防止蚜虫传毒,及时喷药灭虫。
(2)发病初期可喷施2.1%噻糖素水剂1000倍液,或24%混脂酸碱铜水剂700倍液或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300倍液,或4%咪肽霉素水剂300倍液,或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菌毒吗啉胍水剂500倍液,视病情10天左右喷1-2次。

马铃薯病毒病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马铃薯炭疽病 下一篇:马铃薯黑痣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