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表现:在当前的大葱生产过程中,由于种植品种,栽植苗子大小等方面不合理,大葱从定植至秋季收获,大葱生长量小于原定植株或小于50克,为大葱不成株现象。出现了种植面积增加但产量、品质降低的情况。
发生原因:一是种植了采用自然授粉的方式生产的种子。
二是种植了易出现不成株的品种。
三是定植幼苗时,没有采取分级栽植。
四是定植幼苗时,株距过小。

二是:播种前宜采用风选或水选大葱种子,淘汰不饱满的大葱种子。
三是:在起苗前,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在起苗时避免伤根,抖掉泥土,成把顺序摆好,摘除枯叶,别除有病虫苗,残伤苗,不符合品种特性苗等。并根据幼苗大小分成三级,只栽一级和二级幼苗,淘汰三级幼苗(偏小苗)。边起苗边分级边定植,按级分片裁种幼苗。
四是:施腐熟有机肥,有机肥多时可撒施后开沟,有机肥少时可开沟后撒施入沟,并往沟内再施复合肥。按行距80厘米开栽种沟,深沟和沟宽均为30~35厘米。
五是:适当增加株距为6~9厘米,可采用干插(插葱后浇水)或水插(浇水后插葱)。插葱深度以心叶处高出沟面7~10厘米为宜,掌握上齐下不齐的插葱严则。
六是:在大葱定植后注意中耕除草保摘,在雨季来临前,把垄台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