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软腐病茎部腐烂:(1)鳞茎膨大期。在1~2片外叶的下部产生半透明灰白色斑,叶鞘基部软化腐败,外叶倒折,病斑向下扩展;假茎部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内部开始腐烂,散发出恶臭。(2)贮藏期。多从鳞茎颈部开始发病,手压病部有软化感,鳞片呈水浸状,并流出白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带有臭味的汁液。若鳞茎中心部发病则软化腐烂。
发生原因:1、白腐病:当降水偏多、田间湿度大时,有利于菌丝的扩展和侵染。通常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病残株清理不及时、低洼地、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病原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遇到根系分泌物刺激后萌发,侵染根或茎。春季条件适宜时,营养菌丝经过雨水、农事操作等扩展传播,进而引起发病。
2、软腐病:病原在鳞茎中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腐生。通过肥料、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经伤口侵入。蓟马、种蝇也可传病。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30℃,湿度高有利于发病。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葱软腐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5~7月。葱软腐病感病生育期在生长中后期。低洼潮湿、植株徒长、连作及种蝇、韭姐、蜂等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夏、秋高温多雨的年份危害严重。

二是、实行轮作:和葱类、白菜、甘蓝、芹菜、胡萝卜、马铃薯、大蒜等作物应进行3-5年轮作。
三是、应在无病区,或无病田块留种,防止种子带病传播。
四是、育苗移栽时,剔除病苗,防止病菌带入大田传染。
五是、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药剂或石灰粉消毒。
六是、适当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避免发病条件。
七是、收割后及时把田间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并进行深翻地,把病菌翻人深层,减少田间病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