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叶片上出现长短不一的黄绿相间的斑驳或黄色条斑,叶片扭曲变细,叶尖逐渐黄化;发病严重时,生长受抑制或停止生长,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无光泽,最后全株萎缩枯死。
发病规律:病毒主要吸附在鳞茎上或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在田间主要靠多种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或汁液摩擦接种传毒。
病害病原:洋葱矮化病毒,大蒜花叶病毒、及大蒜潜隐病毒。与百合科蔬菜邻作,雨水较少,长期高温干旱,常缺肥缺水,植株长势差抗病能力低,蚜虫、蓟马为害严重都会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①33%氯氟吡虫啉悬浮剂(中等毒)
使用4-6毫升/亩喷雾(保护+治疗)本品为吡啶类与菊酯类配制而成的杀虫剂,具内吸传导、触杀、胃毒功能;击倒杀伤速度较快,持效期较长,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防治效果较好。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不超过2次。
②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中等毒)
使用12-17毫升/亩喷雾(保护+治疗)按推荐剂量,兑水均匀喷雾。本品为非内吸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作用迅速等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