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为害:棒头草,禾本科,棒头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除东北、西北外几乎遍布全国。主要为害夏熟作物。
形态特征:第一片真叶带状,先端急尖,有3条直出平行脉,叶舌裂齿状,无叶耳。秆丛生,光滑无毛,高15-75cm。叶鞘光滑无毛,短于或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长圆形,2裂或顶端呈不整齐的齿裂;叶片扁平,微粗糙或背部光滑。圆锥花序穗状,长圆形或兼卵形,较疏松,具缺刻或有间断;小穗灰绿色或部分带紫色;颖几相等,长圆形,全部粗糙,先端2浅裂;芒从裂口伸出,细直,微粗糙;外稃光滑,先端具微齿,中脉延伸成细芒;芒微粗糙,易脱落。颖果,椭圆形,一面扁平,长约1cm。
发生特点:生于潮湿之地;4-6月开花;种子繁殖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出苗,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返青,同时越冬种子亦萌发出苗,4月上旬出穗、开花,5月下旬至6月上旬颖果成熟,盛夏全株枯死。种子受水泡制有利于解除休眠,因而在稻茬麦田,棒头草的发生量远比在大豆等旱茬地多。种子成熟后,自然脱落,随流水和风力传播,或通过作物种子调运传播。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