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番茄半边枯、番茄萎蔫病
分布为害:番茄枯萎病是番茄的一种土传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对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
症状:该病一般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病初仅茎一侧自下而上出现凹陷区,使一侧叶片发黄,变褐后枯死;有的半个叶序或半边叶变黄;也有的从植株距地面近的叶序始发,逐渐向上蔓延,除顶端数片完好外。其余均枯死。剖开病茎,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霉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本病的病程进展较慢,一般15-30天才枯死,有乳白色黏液流出,有别于青枯病。
病原:病原为尖镰孢菌番茄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成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一般从幼根或伤口侵入寄主,进入维管束,堵塞导管,致使病株叶片黄枯而死。病菌通过水流或灌溉水传播蔓延,土温28°C、土壤潮湿、连作地、移栽或中耕时伤口很多、植株生长势弱的田块发病重。此外,酸性土壤及线虫取食造成的伤口有利于本病发生。
防治措施:
(1)选用耐病品种;轮作倒茬,一般应轮作3年以上。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采用新土育苗或床土消毒。床土清毒时,每平方米床面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加洁净细土4-5kg拌匀。施用时先将1/3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再把其余药土覆在种子上。
(4)种子消毒,用0.1%硫酸铜浸种5分钟,或37%多菌灵草酸盐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洗净后催芽、播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