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为害:立枯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发生。造成大量死苗,一般田块死株率达30%-40%,发病重的可达80%。
症状:幼苗期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一般不倒伏。主要为害大苗或育苗番茄的茎基部或地下侧根,病部初呈暗褐色,后绕茎基或根茎扩展,致皮层腐烂,输导组织中断,地上部叶片变黄,果实膨大后因养分供不应求,逐渐萎蔫枯死。
病原:病原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土中越冬,且在土中可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C,最高42°C,最低13°C,适宜pH3-9.5。播种过密、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病菌除为害番茄外,还可侵染茄子、辣椒、黄瓜、豆类、白菜、油菜甘蓝等。
防治措施:
(1)加强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温,科学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2)苗期喷洒0.04%苔薹素内酯水剂4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增强植株抗病力。
(3)种子处理用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拌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