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一、生活习性。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风障菠菜、窖藏白菜或温室越冬,或在菜心里产卵越冬,在加温温室内,终年在蔬菜上胎生繁殖,不越冬,翌春4月下旬产生翅蚜,迁飞至已定植的甘蓝、花椰菜上继续胎生繁殖,至10月下旬进入越冬。桃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3℃,有效积温为137日度,在9.9℃下发育历期24.5天,25°C为8天。发育最适温度24℃,高于28℃则不利。二、为害特点群集芽上为害,展叶后迁移到叶背和嫩梢上为害,并可以产生有翅胎生雌迁飞扩散。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而对银灰色有负趋性。成、若虫群集芽、叶、嫩梢上刺吸汁液,被害叶向背面不规则的卷曲皱缩,排泄蜜露诱致煤病发生或传播病毒病。三、为害作物。已知寄主352种,在蔬菜田以番茄、茄子、甜椒、彩色甜椒等茄科蔬菜及白菜、萝卜、白萝卜、樱桃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食用百合受害重。此外,还为害菊花脑、车前、荆芥、紫背天葵等。
发病规律:一、发生世代:在北方每年发生10余代,在南方30~40代。二、越冬:以卵于桃、杏、樱桃等越冬寄主枝条的芽旁、裂缝等处越冬。三、发生时期:寄主发芽时,卵孵化为干母,约于3月下旬至4月旬中孵化,5月初繁殖最盛为害严重,并开始产生有翅好。5月中旬以后在越冬寄主上基本绝迹,10月产生有翅蚜陆续迁回越冬寄主,继续为害繁殖,产生有性蚜交尾产卵,以卵越冬。四、发生区域。分布全国各地。
病害病原:一、桃蚜,同翅目蚜科。二、形态:(一)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mm,头、胸部黑色,腹部淡暗绿色。背面中央有一淡黑色大斑块,两侧有小斑。额瘤内倾。触角第3节有9~17(多数为12~15)个排成一列的感觉圈。腹管长,中后部略膨大,末端有明显锚缩。(二)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mm,体色淡,绿色至樱红色。触角第3节无感觉圈。其余同有翅胎生雌呀。
防治方法:①4.5%高效氯氢菊酯水乳剂(低毒)
使用50-80毫升/亩喷雾(治疗性)防治桃蚜于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钻蛀期间施药,视虫害发生情况,每10天左右施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本品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桃蚜具有触杀、胃毒、驱避及阻止损食作用。
②30%啶虫·毒死俾水乳剂(中等毒)
使用1000-1500倍喷雾(治疗性)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本产品为有机磷类与吡啶类的农药混剂,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渗透作用。可有效防治桃。每季使用次数为1次,安全间隔期28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