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为害:辣椒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是辣椒的常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发生普遍。一般发病率较低,严重时发病率可达30%-50%,可导致绝产。
症状:发病初期病株枝叶特别是顶部叶片稍见萎蔫,傍晚至次日早晨恢复,症状反复数日后叶片全部萎蔫,但叶片仍呈绿色。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木质部;横切茎观察,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后期潮湿时可见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病原:病原为腐皮镰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辣椒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一般在土壤中可以存活10年以上,病菌传播渠道主要靠肥料、工具、雨水及流水传播。其发生与温度、湿度关系密切,22-26°C最适合发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大水漫灌发病重,小水勤浇发病轻。
防治措施:
(1)与其它作物实行3-5年的轮作到茬,可减轻、减缓辣椒根腐病的为害程度。
(2)如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外烧掉,然后用生石灰拌土处理掩埋病穴以杀菌消毒。
(3)辣椒种植采用垄栽,做成90cm宽的高垄,一垄载双行,既利于提早封垄,又利于通风采光和田间管理;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中后期追肥,采用配制好的复合肥母液随浇水时浇施,或顺垄撒施后浇水。防止人为管理造成辣椒根部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