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大豆 > 虫害 >

豆芫菁

别名:白条芫菁、锯角豆芜青

分布为害:豆芫菁,属鞘翅目,芜青科。为害大豆、花生、马铃薯、棉花、甜菜等。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台湾、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东抵国境线,西达新疆,再由甘肃、青海折入四川、云南,是我国分布最广,发生最多的芫菁之一。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及欧洲、北美洲。

豆芫菁,水溶肥价格

为害特征:豆芫菁为害嫩茎及花瓣,有的还吃豆粒,使其不能结实,对产量影响大。幼虫以蟑卵为食,是蝗虫的天敌。成虫能短距离飞翔,常群集取食,喜食嫩叶、嫩茎,吃光后转移为害,食料缺乏时出可取食老叶,为害轻者,茎叶残缺不全;重者,叶茎、花全被吃光,仅留老茎秆,遍地布满蓝黑色颗粒状粪便。

豆芫菁,喷施叶面肥

发生规律:在华北地区年发生1代,湖北年发生2代,均以5龄幼虫(伪蛹)在土中越冬,翌春蜕皮发育成6龄幼虫,再发育化蛹。一代区幼虫于6月中旬化蛹,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成虫发生与为害期:二代区成虫于5-6月间出现,集中为害早播大豆,而后转害茄子、番茄等蔬菜,第一代成虫于8月中旬左右出现,为害大豆,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转移至蔬菜上为害,发生数量逐渐减少。成虫白天活动,尤以中午最盛,群聚为害,喜食嫩叶、心叶和花。成虫遇惊常迅速这是或落地藏匿,并从腿节末端分泌含芫菁素的黄色液体,触及皮肤可导致红肿起泡。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交配后的雌虫继续取食一段时间,而后在地面挖一5cm 深,口窄内宽的土穴产卵,卵产于穴底,尖属向下有粘液相连,排成菊花状。热后用土封口离去。成虫寿命为30-35天,卵期18-21天,孵化的幼虫从土穴内爬出,行动敏捷,分散寻找蝗虫卵及土蜂果内幼虫为食,如未调食,10天内即死亡,以4龄幼虫食量最大,5-6龄不需取食。

防治措施:避免在害虫常栖居活动区城种植大豆、 马铃薯、甜菜等中华豆芫菁的喜食作物、秋学深耕被害作物附近弃耕地、休闲地等、清除杂草,破坏豆芫菁产卵场所,机械承伤、风于或饿死幼虫。捕杀成虫,成虫群聚为害时。可用阿捕灭虫。

豆芫菁,有机冲施肥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大豆毒蛾 下一篇:大豆造桥虫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