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步曲虫、打弓虫
分布为害:大豆造桥虫,属鳞翅目,夜飞科。经常为害大豆的造桥虫有棉大造桥虫,黑点银纹夜蛾,大豆小夜蛾和云纹夜蛾等,常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主要产区、其中以黄淮、长江流城受害较重。
为害特征:大豆造桥虫均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仅啃食叶肉,留下透明表皮。虫龄增大,食量出随之增加,将时片边缘咬成缺刻和孔洞,甚至全部吃光,仅留少数叶脉,造成落花落葵,豆粒庇瘦。
发生规律:大豆造桥虫种类较多,包括夜蛾科中部分步曲夜蛾幼虫及尺蝶蛾科幼虫两类,前者幼虫有腹足2对,后者幼虫仅有腹足1对,爬行时虫体伸曲前进,因此通称造桥虫。每年发生3代,通常在豆田内混合发生。成虫多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成虫多在植株茂密的豆用内产卵,卵多产在豆株中上部叶背面。幼虫多在夜间为害,白天不大活动。初龄幼虫多隐蔽在叶背面食叶、幼虫3龄后主要为害上部时片,幼虫2-3龄期为施药适期。
防治措施:诱杀成中。从成虫期发期开始,用黑光灯诱杀。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