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油菜大脑壳病
分布为害: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油菜苗死亡以至全田毁株,近年来,该病在部分区有上升趋势,植株的发病率达10%-30%,严重的高达50%以上,对各油菜产区油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主要为害油菜根部,在主根或侧根上形成肿瘤,农民俗称"大脑壳病"。
症状:引起根肿病的病原菌为芸薹根肿菌,其寄主范围很广,除油菜外,还可为害大白菜、芥菜、甘蓝、萝卜和花椰菜等100多种人工裁培的和野生的十字花科植物,尤其是芸薹属的蔬菜受害最重。
根肿病病害发生在根部,病菌一般从根毛或幼根处侵入,先在根毛部生长发育,这一阶段一般不出现症状。当病害继续发展并侵入根部皮层组织和形成层后,寄主细胞受刺激,分裂加速,体积增大,由于细胞间相互挤压,使维管束组织发育不正常,因而根部出现肿大,地上部分出现黏萎状或发育迟缓。从外观看,植抹下部叶片叶色变淡,后逐渐变黄萎蔫。苗期病害严重时,可使小苗枯死,成株期植株生长矮小,外叶中午萎蔫,晚上恢复,几天后萎蔫不能恢复,最后全株精死。
病株和用未腐熟病株作肥,均可传病。病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25°C,高于30°C不能萌发,土壤含水量50%--98%的条件下均可发病,多雨发病重,干旱发病少,pH值5.4-6.5病害重,pH值7.2以上发病少,在合理的条件下病菌经过18小时即能完成侵入。低注地及水改旱的菜地,发病均较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土壤中病菌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发病。
病原:病原为芸薹根肿菌,属黏菌。
发病规律:近年各地反映油菜根肿病发生严重的原因:
(1)根肿菌随病根在土壤中越冬、越夏,并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而病害发生区油菜种植长期连作,给病菌的繁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近年环境的恶化,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且未进行土壤改良,造成土壤酸性过重。
(3)气候条件的变化。近年油菜移栽后气温偏高,加上土壤湿度大,特别是一些田块地势低洼以及水改旱田后发病重。
防治措施:油菜根肿病属土传病害,一旦发生,普通防治方法和药剂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建议采用综合措施。
(1)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
(2)尽量压缩或减少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即使要种植十字花科蔬菜也要选用抗病品种。
(3)严格选择排灌方便、至少有8年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园地作苗床,提倡用营养钵育苗。施用福尔马林(1:50)对床土进行消毒。
(4)移栽前用石灰水(每桶水加0.1-0.15kg石灰粉溶解)或福美双1000倍液进行浸根或用作定根水。当菜地发现病株时,要及时拔出烧毁,补栽壮苗,再用石灰水成多菌灵500倍液对全田进行灌根,15天左右1次,连续2次。拔除的病苗必须带出田间烧毁或用石灰、福尔马林清毒后腐熟堆肥。
(5)采用高畦栽培,开沟排湿,勤中耕,勤除草,减少氮肥施用,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
(6)田间避免大量施用化肥,防止土壤酸化,发病田可施用石灰改变酸碱度,使土壤呈微碱性、以减轻发病,一般每亩施石灰10-15kg,或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液灌根。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