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大田类 > 茶树 > 病害 >

茶白星病

别名:茶树点星病、茶树白斑病、苦茶

分布为害:茶白星病为害的春梢、病叶制成干茶,具有恶臭气味和苦涩味,对成茶品质影响很大,安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茶区均有发生,多分布在高山茶园。

茶白星病

症状:嫩叶感病,初生淡褐色湿润状小点,后渐扩大成直径为0.5-2mm的圆形小病斑,中央凹陷,初生部褐色、不规则形大斑。嫩梢及叶柄发病,初呈暗褐色,后变灰白色,严重时,病部以上组织枯死、病叶脱落。该病原菌是一种半知菌亚门、叶点属的真菌。病斑上的小黑点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内生大量椭圆形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为茶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茶白星病

发病规律:病菌在茶树病叶、病梢及落叶组织中越冬,次年早春产生分生孢子,侵害嫩梢芽叶,经2-5天潜育期,引起发病,新形成的病斑产生分生孢子,又继续进行多次再侵染、若外界条件适宜,便易造成此病害流行。

       此病喜低温、高温,当旬平均温度20°C,相对湿度85%以上时,最利于病害发生。在适合发病的季节,若天气连续3-5天阴雨,病害常可突发和流行。每年约4-5月发病最盛,高山茶园由于多雾阴湿低温,故最适于此病发生。此外,茶园管理粗放,土壤贫瘠,采摘过度,肥料不足,均可加重病害。

防治措施

加强菜园管理,增施磷钾肥,促进树势生长健壮。茶季分批及时合理采摘,可减少再侵染机会。对历年发病重的茶园,应做好病情测报。可从3月中旬设点,5-7天观察1次越冬芽萌动及叶片展开情况。当发现病斑时,即为白星病始发期,须立即喷药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5-7天唤药1次,共喷2-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也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4000-5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20-30天一次即可。

茶白星病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茶圆赤星病 下一篇:茶云纹叶枯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