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马铃薯 > 病害 >

马铃薯粉痂病

分布为害:马铃薯粉痂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在部分地区分布。减产5%-10%,严重时减产20%以上。

症状:主要为害块茎和根部。表皮上先产生褐色小点,外围有半透明晕环,以后小斑逐渐隆起成大小不等的疱状斑,表面破裂,散出大量暗褐色粉状物。病斑破裂后表皮反卷,病班中央下陷,外围常具有木栓化斑环。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

马铃薯粉痂病

病原:病原为马铃薯粉痂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以休眠孢子囊球随种薯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休眠孢子囊能在土中存活4-5年。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种薯。田间传播主要通过浇水、病土、病肥等。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从根毛、皮孔或伤口侵入,生长后期在病组织内形成海绵状孢子囊球,休眠孢子囊球又落入土中越冬或越夏。土壤温度18-20°C,相对湿度90%左右,pH4.7-5.4适宜病菌生长发育,田间发病重,生长期间降雨多,夏季凉爽,有利于发病。

马铃薯粉痂病

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病区种薯严加封锁,禁止外调;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
(2)选留无病种薯,把好收获、贮藏、播种关,剔除病薯,必要时可用1%嘧菌酯或精甲霜灵种衣利喷种,晾干播种。
(3)增施基肥或磷钾肥,多施石灰或草木灰,改变土壤pH值。加强田间管理,提倡采用高洼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病菌传播蔓延。

马铃薯粉痂病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马铃薯癌肿病 下一篇:马铃薯环腐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