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马铃薯 > 病害 >

马铃薯小叶病

分布为害:马铃薯小叶病是马铃薯上的常见病害,分布广泛,在全国各大种植区均有发生。

症状:从植株心叶长出的复叶开始变小,与下位叶荒异明显,新长的叶柄向上直立,小叶常呈畸形,叶面粗糙。主要有三种症状。花叶型: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拌有叶脉透明,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发芽后生长初期病症较明显,本病多发生在农户留种的田块,经组织培养脱毒的田块发病少。

马铃薯小叶病

病原:病原为称马铃薯M病毒,此外可能还有其他毒原。

发病规律:通过蚜虫及计液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此外,25°C以上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故一般冷凉山区栽植的马铃薯发病轻。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会影响本病的发生程度。

马铃薯小叶病

防治措施
(1)采用无毒种薯,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汰除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生产田还可通过二季作或夏播得种薯。
(2)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量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3)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
(4)发病初期喷洒2.1%噻糖素水剂1000倍液,或3.85%三氮唑核苷铜锌水乳剂500倍液,或7.5%菌毒吗琳弧水剂700倍液,或20%吗啉弧乙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三氯异氰尿酸片剂1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或4%嘧肽霉素水剂200-300倍液,视病情隔5~7天喷1次。

马铃薯小叶病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马铃薯黑胫病 下一篇:马铃薯枯萎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