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成虫喜访花。主要以幼虫啃食叶片为害,主要分布于中国北京、河北、陕西、青海;以及欧洲等。
发病规律:一、越冬:橙灰蝶是以幼虫形态越冬的。二、世代:一年发生两代,第一代是5-6月,第二代7-9月。
病害病原:一、橙灰蝶属于端翅目灰蝶科。二、特征;橙灰蝶为雌雄异型。翅展35~38mm。雄蝶前翅面橙色,角向边缘有窄的黑带;后翅基部和缘有较宽的黑色区。雌蝶前翅面橙色,中室内有2黑斑,后翅黑褐色。翅反面,前翅浅黄色,前缘、外缘灰色,亚缘具整齐黑斑2列,中室基部、中部、端部各具黑点1个;后翅灰褐色,基部蓝灰色,除亚外缘线为橙色外,还有整齐的黑点3列,内列顶角处2个黑点排列不齐,基半部有5个黑点。雌蝶前翅翅面的亚缘黑点列整齐,3列业缘黑点整齐。
防治方法:①2.5%高效氯氟氟菊酯水乳剂(中等毒)
使用40-50毫升/亩喷雾(治疗性)安全间隔期为14天,一季作物最多施用次数为2次。本品为非内吸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作用迅速等特性。
②10亿PlB/毫升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低毒)使用50-75毫升/亩喷雾(治疗性)在卵孵初期至三龄前幼虫发生高峰期施药,注意喷雾均匀,视害虫发生情况,每7天左右施药一次。施药时选择傍晚或阴天,避免阳光直射,遇雨补喷。本品是昆虫病毒类生物农药;具有毒性低,持效期长的特点。采收前7天停止施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