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葱小蛾、韭菜蛾、苏邻菜娥
分布为害:葱须鳞蛾,鳞翅目,菜娥科。为害非韭菜、葱等百合科蔬菜,我国广泛分布。
为害特征:为害韭菜时,卵散产于韭菜叶上,幼虫孵化后在叶内蛀食,将韭菜叶吃成纵沟,在沟中向茎部蛀食,残留表皮,形成薄膜状白色斑,有椭圆形小孔,韭叶被害后大部变黄枯死。为害葱时,幼虫在葱叶内蛀食内表皮和叶肉,留下外表皮,在葱叶上形成不规则白斑,呈窗户纸状。葱叶受害后部变黄枯死。
发生规律:成虫羽化后需补充营养。卵散产于叶片上,幼虫孵化后向叶基部转移为害。将叶咬成纵沟,残留表皮,幼虫从纵然沟向基部蛀食,但不侵入根部、常把绿色的粪便留在基部处。幼虫老熟后从茎内爬至叶中部吐丝做薄茧化蛹。25℃下,成虫羽化后,经3-5天开始产卵,卵期5-7天、幼虫期7-11天,蛹期8-10天,成虫期10-20天。
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铲除田边地头杂草。
(2)清除残株枯叶,消灭越冬虫源。
(3)与非百合科蔬菜进行轮作,避免百合科蔬菜周年连作。
(4)韭菜要及时收割,大葱也要及早收获、以减少、减轻为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