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一、鳞茎膨大期。在1~2片外叶的下部产生半透明灰白色斑,叶鞘基部软化腐败,外叶倒折,病斑向下扩展;假茎部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内部开始腐烂,散发出恶臭。二、贮藏期。多从频茎颈部开始发病,手压病部有软化感,鳞片呈水浸状,并流出白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带有臭味的汁液。若鳞茎中心部发病则软化腐烂。
发病规律:收获期遇雨易发病。低洼连作地或植株徒长易发病。基肥不充分腐熟造成烧根为诱发条件。病原在鳞茎中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腐生。通过肥料、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经伤口侵入。蓟马、种蝇也可传病。
病害病原: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除危害葱类外,还可侵染白菜、甘蓝、芹菜、胡萝卜、马铃蓉、大蒜等作物。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30℃,湿度高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①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5克/亩喷雾、弥雾(保护+治疗)本剂是一种内吸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药效稳定。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
②32%唑酮乙蒜素乳油(中等毒)
使用75-94毫升/亩喷雾(保护+治疗)本品是一种保护、内吸性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药效较迅速、持效性较好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