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初染病时外叶叶尖呈条状或叶尖向下逐渐变黄后扩展到叶鞘及内叶,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整株变黄、枯死。拔出病株可见鳞茎表皮呈水渍状病斑,茎基部变软,鳞茎变黑腐烂,田间成团枯死,形成一个个病窝,并不断扩大蔓延,最后成片枯死。
发病规律:白腐病病原喜温暖高湿环境。当降水偏多、田间湿度大时,有利于菌丝的扩展和侵染。通常土壤痛薄、管理粗放、病残株清理不及时、低洼地、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病原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遇到根系分泌物刺激后萌发,侵染根或茎。春季条件适宜时,营养菌丝经过雨水、农事操作等扩展传播,进而引起发病。
病害病原:病原为白腐小核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一、形态。菌核球形,外表黑色,内部紧密,浅红色,大小(0.3~1.0)um×(0.3~1.4)mm。分生孢子球形,透明,直径1.6~2.0um。二、寄主。这种病原可以侵染大葱、大蒜、洋葱和韭菜。
防治方法:①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微毒)
使用150-300倍液喷雾(保护+治疗)本品具有内吸传导作用。
②440克/升精甲·百菌清悬浮剂(低毒)
使用100-150毫升/亩喷雾(保护+治疗)本品是含精甲霜灵的复配产品,兼具保护性和治疗性的内吸杀菌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