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叶片上病斑初为散生的灰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为灰白色不定形病斑,病斑周缘有淡黄绿色晕圈。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产生稀疏的淡灰色需层。病斑后期变为白色半透明状,常破裂穿孔。病斑多时连片,叶片提早枯死。病株叶片由外向内层层干枯,似火烤状。
发病规律:大白菜白斑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表的病残体或采种株上越冬,或以分生孢子粘附于种子表面越冬。田间借风雨传播,后再侵染。8~10月份气温偏低、连阴雨天气可促进病害的发生。
病害病原:大白菜白斑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的白斑小尾孢菌侵染所致。病菌分生孢子梗较短,束生,无色,直或弯曲。分生孢子线形,多细胞,无色。旬温23°C相对湿度高于62%,降雨16mm以上,雨后12-16天开始发病。

(2)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0-1500倍液喷雾(保护+治疗)
异菌脲是以触杀和保护作用为主的杀菌剂,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有效地防治番茄灰霉病、早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等。每季最多施用次数:不超过3次;本品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