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植保交流 > 大田类 > 水稻 > 病害 >

水稻恶苗病

别名:水稻徒长病

分布为害:一般发病田块病株率在3%以下,少数发病重的田块病株率可达40%以上,减产率可达10%-40%。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苗期病株多表现为纤细、瘦弱、叶鞘拉长,比健株高出近1/3,色淡,叶片较窄,根系发育不良。少数病株比健株矮小。大部分病株在苗期即枯死,少数病株移栽后25天内枯死。水稻从秧苗期到抽穗期均有发生。发病秧苗常枯萎死亡,未枯死的病苗为淡黄绿色,生长细长,一般高出健苗1/3左右:根部发育不良,分蘖少,甚至不分蘖。大田移栽后1个月左右开始出现症状,病株叶色淡黄绿色,节间显著伸长,节部弯曲,变淡褐色,在节上生出许多倒生须根。发病重的病株,一般在抽穗前枯死,在茎秆叶鞘上产生白色到淡红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后期则在病株茎下部附近或叶鞘上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子囊壳。轻病株虽能抽穗,但穗小粒少,或成白穗,谷粒受害重的变褐色,不饱满,在颖壳上生霉层。

病原:病原为串珠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水稻恶苗病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播种后,病菌随看种子萌发而繁殖,引起苗枯;以后在病株和枯死株表面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水稻开花时,分生孢子落到花蕊上,萌发侵入,又使种子带病,病菌易从伤口侵人,播种受机械损伤的稻种,或秧苗根都受伤重的,发病就重,早育秧发病意比水育秧重。

防治措施
(1)采取小苗带土移裁,实行轮作倒茬,杜绝带病残体人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带病稻草应及早作燃料烧掉、或堆沤肥料,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严禁用病稻草催芽、扎秧把、覆盖秧床,也不要将病相草堆放在水稻田边。采用适氮、高钾的肥水管理方法。
(2)浸种药剂可选用25%咪鲜铵5000倍液,或50%三氯异氰尿酸1500-2000倍液,或12%眯鲜杀琝可湿性粉制300-500倍液,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种子包衣药剂可选用0.5%咪鲜胺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30-40),或30%,氯菌唑可施性粉剂20-30倍液侵种10分钟。

(3)在旱育秧的秧苗针叶期用25%咪鲜铵乳油1500倍液喷雾,或50%三氯异氰尿酸1500-2000倍液。田间发规病株后,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40ml,或50%三氧异氰尿酸1500-2000倍液对水喷雾;在制种田,母本齐穗至始花期每亩用25%味解胺乳油40ml加25%三唑酮乳油20ml,对水30kg喷雾。或亩用25%氰稀菌酯悬浮剂100-200ml对水喷雾。

水稻恶苗病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水稻纹枯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