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地老虎是多种地老虎的总称。别名有土蚕,地蚕、切根虫、截虫等。
分布为害: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三叉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发生量较大,造成损失较重。除为害马轻薯外,还可为害谷子、麦类、玉米、向日葵、烟草、豆类,瓜类、蔬菜类等,轻者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毁苗率可高达50%以上。近年来其为害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各类作物幼苗期的最主要害虫。
为害特征:以其幼虫为害幼苗,取食幼面心叶,切断幼苗近地面的根茎部,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地块甚至绝收。
发生规律:地老虎年发生代数因地区、气候条件而异。在我国从北到南1年发生1-7代不等。在辽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每年发生2-3代,黄河流城棉区每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棉区每年发生4-5代,华南和西南棉区每年发生6-7代。地老虎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南岭以南,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8°C的地区,终年繁殖为害;南岭以北,北纬33°以南地区,有少量幼虫和蛹越冬,在北纬33°以北,1月份平均温度0°C以下地区,不能越冬。因此,我国北方地区地老虎越冬代成虫均由南方迁入。当年3~4月雨水少,有利于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和成虫交配产卵,地老虎就有大发生的可能。地势较低、土壤湿度大、杂草种类多且生长茂密,适宜小地老虎生长发育和繁殖。
防治措施:采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的调配方法为: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即可,用泡菜水或发酵的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农药,也可制成诱杀液。诱杀幼虫可使用毒饵,毒饵的制作方法有2种,一种是把麦麸炒香,每亩4-5kg,与90%敌百虫的30倍水溶液150ml拌匀即成:另一种是用苜宿、青菜叶等切碎后拌以90%敌百虫30倍水溶液即可,制作好的毒饵于傍晚顺作物行撒于地面,可收到良好效果。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