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为害:芋污斑病是芋的一种主要病害。各地都有分布。发病率60%-80%。严重时达100%。部分叶片枯死,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多在叶正面,圆形或不规则形,初呈淡褐色,边缘不明显。后渐扩大变淡褐色至暗褐色,叶背面病班呈淡黄褐色,后呈绒毛状,似污渍状。病斑直径0.3-lcm。潮湿时病斑生暗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重时病斑布满全叶,叶片枯黄。一般从老叶开始发病,后蔓延至新叶。顶叶很少发病。
病原:病原为芋芽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原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病原借气流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病部不断产生分生饱子进行再侵染,使病害得以蔓延扩大。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温度在24°C左右、伴有防雨时,田间出现零星病叶,温度升高到26-28°C时,田间形成发病高峰期。密度过大,管理不善,尤其是长期深灌和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发病重。增施过磷酸钙、草木灰、硫酸钾等磷、钾肥发病轻。
防治措施:
(1)及时收集病残物深理或烧埋以减少菌源。
(2)清洁田园,集中处理病叶,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清沟排渍。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