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番茄链格孢黑霉病、番茄茎枯病
分布为害:假黑斑病是番茄生长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
症状:只为害果实,以熟果发生为多,病斑多出现在果梗附近,或果面日灼处或裂果裂口处,病斑呈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凹陷,黑褐色,发硬,其上密生一厚层黑色霉状物。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大至果实1/3-1/2大小,后期病果有时因杂菌侵染而腐烂。
病原:病原为细交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腐生性较强,寄生范围广,可在多种蔬菜病残体上存活。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多由伤口或生活力衰弱部位侵入。发病适温23-27°C,需90%相对湿度。番茄进入成熟期,灌水过多或通风不及时会加重发病。一般收获末期发病较重。受伤果发病重。
防治措施:
(1)以采取农业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通风排湿,控制保护地内湿度。
(2)果实成熟要及时采收,精细采收;及时摘除病果,清理落地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