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为害: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番茄上普遍发生,一般发病株率为5%-15%,严重地块达80%-100%。
症状:番茄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茎秆。常见两种症状:一是在叶面产生放射状粉斑,即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扩大后成圆形粉斑,后白色粉状物逐渐加厚加密加大,严重时扩展至全叶。二是发病初期叶面粉斑不明显,常有边缘不明显的黄色斑块,细看可见到稀疏的霉层,随着病斑扩大连片,白色霉层逐渐明显,或覆满整个叶面,致全叶变褐干枯而死。
病原:病原为内丝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北方病菌主要在冬作番茄上以无性态越冬,也可以闭囊壳随病残体于地面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从闭囊壳内弹射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以后又在病部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市方番茄种植区无明显越冬现象,分生孢子不断形成,辗转为害。番茄粉孢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C,内丝白粉菌为15-30°C。露地多发生于6-7月或9-10月,温室或塑料温室多见于3-6月或10-11月。白粉菌在雨量偏少年份发病重,相对湿度低于25%仍能萌发,相对湿度45%-75%扩展迅速,相对湿度高于95%受抑制。
防治措施:
(1)选育和种植抗白粉病的品种,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
(2)大棚温室白粉病发生严重的可对空棚室消毒。加强管理控制温、湿度,使其远离发病条件可减少发病。提倡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施用氮肥过多,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