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西红柿 > 病害 >

灰霉病

危害症状:番茄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为害叶、茎、花序和果实。一、苗期染病,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至幼茎,产生褐色至暗褐色病变,病部缢缩,折断或智力,湿度大时病部表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二、真叶染病,产生水渍状白色不定形的病斑,后呈灰褐色水渍状腐烂。幼茎染病亦呈水渍状继缩,变褐变细,造成幼苗折倒,高湿时亦生灰军状物。成株叶片染病多字叶尖向内呈"V"字形扩展,初水渍状,后变黄褐色至褐色,具深浅相间的不规则轮纹。茎或叶柄上病斑长椭园形,初灰白色水渍状,后呈黄褐色,有时可见病处因失水而出现裂痕。三、果实染病时,蒂部残存花瓣或脐部残留柱头首先被侵染,并向果面或果柄扩展,可导致幼果软腐;而在青果上病斑大且不规则,灰白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果肉软腐,最后果实脱落或失水僵化,病果后期可见灰色霉层,又是在青果上出现直径5-10mm的淡绿色至白色圆斑,不凹陷,不腐烂,圆斑中部为浅褐色粉状凸起,俗称"鬼斑状"。五、花弯。花弯变为暗褐色,随后干枯。以上发病部位在湿度大时均生稀疏至密集的灰色或灰褐色霉层,即灰每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一、发病时期。在日光温室中发病流行过程可划分为3个时期。定植后3月初至4月上旬为叶部灰母病的始发期,该时期病情平稳发展;4月上旬至4月下旬,为叶部灰霉病的上升期,此时病害发展迅速;4月下旬至5下旬为该病发生高峰期。病果发生时期:番茄定植后20~25天(3月末)第1层果开始发病,之后病果迅速上升,4月中旬至5月初为盛发期;以后随着温度上升温室开始大放风,病情下降;第2层果在4月10日开始发病,之后病果率迅速增长,4月末至5月初达到高峰;第3层果在第2层果发病后15天开始发病,病果增至5月初后下降。二、气候因素。温暖湿润是灰毒病流行为害的主要条件。灰霉病原发育适温为20-23C,相对湿度要求95%以上。早春棚室的生态条件恰好温暖湿润,很容易引起发病。连阴天、寒流天、浇水后湿度增大易发病。三、栽培因素。植株徒长、棚室透光差、光照不足易发病。管理不当、粗放耕作、过于密植、氮肥不足或过量、领秧绑架过晚、灌水后放风排湿不及时、阴雨天灌水、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病果及病叶不及时清理等易发病。四、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五、传播特点。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萌发时产出芽管从寄主伤口或哀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

灰霉病,氨基酸水溶肥

病害病原:病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一、形态。分生孢子梗细长,深褐色,数根丛生,顶端具1~2次分枝,分枝顶端簇生分生孢子成葡萄穗状,梗大小(960~1200)ymx(16-22)pm,分子孢子单胞,无色,短梯圆形,大小(12~18)jumx(9~13)m,聚集成堆时呈灰色。菌核由菌丝组成,形状不规则,大小(1~40)mmx(1~7)mm,多产生于寄主表皮层下面。二、特性。病原为弱寄生菌,腐生性强,可在有机物上腐生。分生孢子在13.7~29.5℃均能萌发,但产生分生孢子与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1~23℃,分生孢子抗旱力强,在自然条件下能存活138天。三、寄主。这种病原可以侵染番茄、辣椒、黄瓜、草莓、莴芭、韭菜、花生等。

防治方法:①25%啶菌噁唑乳油(低毒)
使用53-107毫升/亩喷雾(保护+治疗)
一、未发病或发病初期叶面喷雾,施药间隔期7-8天,喷药2-3次。二、发病初期施药,防治效果最好,发病重时需采用高剂量。三、暂定本品用于防治番茄灰需病安全间隔期3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
②75%异菌多锰锌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40克/亩喷雾(治疗性)
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开始喷药,问隔4-5天,连喷2-3次。本品为内吸混配杀菌剂,按推荐剂量使用,对灰妥病有较好防效。安全间隔期:番茄15天,每季最多用药次数3次。不可与强酸及碱性物质混用。

灰霉病,水溶肥价格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 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灰斑病 下一篇: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