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近成熟或成熟后没有及时采收的近地面果实易染病。果实染病后迅速出现大面积软化,湿度大时,病部长出较密的白色窃层,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白色霉层上生出黑蓝色球状的菌丝体,即病菌孢子囊梗和孢子囊,病果迅速腐烂。
发病规律:该菌寄生性弱,但分布十分普遍,可在多种多汁的蔬菜、水果的残体上营腐生生活。孢囊孢子可附着在棚室墙壁、门窗及塑料棚骨架、架杆等处越冬,遇有适宜的条件,病菌从伤口或生活力衰弱的部位侵入。分泌大呈果胶酶,分解细胞间质,致病部软化腐败,破坏力很大。病菌产孢量大,可借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该菌喜温暖潮湿的条件,适宜生长温度24~29℃,相对湿度高于80%。生产上遇有连续连阴雨天气或棚室浇水过量、湿度大放风不及时易发病。果实过熟或落地的采种田发病重。
病害病原:匍枝根霉(黑根霉),属接合菌亚门真菌。病部密生的蓝黑色丝状物,即病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梗丛生在匍匐茵丝上,无分枝,直立,与假根成反方向生长,顶生球状孢子囊,褐色至黑色,大小65~350微米,囊轴球形至椭园形或不规则形;孢子近球形至卵形或多角形,褐色至蓝灰色,表面具线纹,呈蜜枣状,大小5.5~13.5x7.5~8微米;接合孢子球形或卵形,黑色,具状突起,大小160~220微米。有拟接合孢子,未见厚垣孢子。
防治方法:70%戊唑代森联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700倍液喷雾(保护+治疗)
本品适宜的施药时期为病发初期施药,间隔10-14天施药一次。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本品是由戊唑醇和代森联混配而成的内吸性杀菌剂,作用机理是对病原真菌的麦角甾醇合成酶脱甲基化,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影响病菌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预防真菌孢子萌发,干扰芽管的发育伸长,使病菌无法侵染植物组织。该产品不可与碱性物质或含铜农药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