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主要危害茎、叶和果实。一、近地面老叶先发病,初在叶背出现水浸状小斑,逐渐扩展近圆形或连接成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粗糙不平,病斑周围有褪绿量圈,后期干枯质脆。二、茎部先出现水浸状褪绿斑点,后上下扩展呈长椭园形,中央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三、病果表面出现水浸状褪绿斑点,逐渐扩展,初期有油浸亮光,后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木栓化,近圆形粗糙枯死斑,易落果。
发病规律:一、气候因素。高温、高湿、多雨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夏季阴雨连绵、暴风大雨或伴随钻蛀性害虫发生会给植物造成伤口,有利于病原侵入,都可能引起该病大发生。二、栽培因素。粗放栽培管理、病田连作、追肥不及时、植株长势弱有利于病原侵染,加重病害发生。三、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随病株残体在地表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来源。四、传播特点。在田间主要随大风大雨传播,也可由昆虫传播。病原由伤口或气孔侵入叶片,环境条件适宜侵染叶片后3~6天即可发病,侵染果实5~6天即可发病。田间只要有10%的植株发病,其产生的菌量足够使整块田发病。
病害病原:病原为病原为野油菜单胞菌辣椒班点病致病型,属细菌。一、形态。短杆状,两端钝园,大小(1.0~1.5)umx(0.6~0.7)um,端部具1根鞭毛。二、特性。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27~30℃,最高40℃,最低5℃,56℃经10分钟致死。三、寄主。这种病原可以侵染番茄、甜椒、辣椒。
防治方法: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微毒)
使用31-37克/亩喷雾(治疗性)
防治疮痂病发病初期开始使用,兑水50-75公斤,均匀喷弯。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春雷窃素是放线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内吸性,稳定性好。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病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菌丝伸长受影响并引起细胞颗粒化。正常使用技术条件下本品对人畜、水生物毒性较低。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施药8小时内遇雨要补喷,不能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混用。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 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