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西红柿 > 病害 >

白绢病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茎基部或根部,病部初呈暗褐色水漫状斑,表面生白色绢丝状卤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部延伸,致植朱叶色变淡,菌丝自病茎基部向四周地面呈辐射状扩展,侵染与地面接触的果实,致病果软腐,表面产出白色绢丝状物,后菌丝纠结成菜杆状菌核,致茎部皮层离烂,露出木质部,或在腐烂部上方长出不定根,终效全株萎焉枯死。

发病规律:以菌核或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菌核抗逆性强,耐低温,在-10c或通过家畜消化道后尚可存活。自然条件下经5~6年仍具萌发力。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从根部或近地表茎基都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后在病部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及圆形小菌核,再向四周扩散.菌丝不耐干燥,发育适温32~33℃c,最高40c,最低8C,耐酸碱度范围pH.9~8.4,最适pH5.9。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南方六、七月高温潮湿,菜地湿度大或栽植过密,行间通风透光不良,施用末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连作地发病重。

白绢病,氨基酸叶面肥优缺点

病害病原:以菌核或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菌核抗逆性强,耐低温,在-10c或通过家畜消化道后尚可存活。自然条件下经5~6年仍具萌发力。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从根部或近地表茎基都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后在病部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及圆形小菌核,再向四周扩散.菌丝不耐干燥,发育适温32~33c,最高40c,最低8c,耐碱度范围pH.9~8.4,最适pH5.9.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南方六、七月高温潮湿,菜地湿度大或栽植过密,行间通风透光不良,施用末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20%噻菌铜悬浮剂(低毒)
使用75-100克/亩喷雾(保护+治疗)
本剂应掌握在初发病期使用,采用喷雾和弥雾。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壁菌铜是本公司自主研制发明的噻唑类杀菌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的作用。能有效防治作物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在各防治作物上的使用安全间隔期和使用次数分别为:3天,3次。
②15%混铜多菌灵悬浮剂(低毒)
使用973-1247毫升/亩灌根(保护+治疗)
应在移载后发病前施药,施药间隔期为7-10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本品是根据植物枯萎病的发生特点由多菌灵和混合氨基酸铜皇配而成的杀菌剂,能用于杀死土壤中的枯萎病菌(镰刀属真菌)。

白绢病,上色叶面肥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 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白粉病 下一篇:白锈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