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一、主要取食蔬菜幼苗、叶、地下块茎及果实。蜗牛将蔬菜幼苗咬断,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整块地仅剩个别植株。危害叶片,造成缺刻、孔洞,严重时仅余叶脉。近年来,保护地蔬莱迅速发展为蜗牛的栖息和越冬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蜗牛的发生有加重的趋势。二、寄主蔬菜、瓜类、黄麻、红麻、蓝麻、棉花、豆类、玉米、大麦、小麦等。
发病规律:一、世代。上海、浙江年生1代。二、越冬。11月下句以成贝和幼贝在田埂土缝、残株落叶、宅前屋后的物体下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三、发生因素。温暖多雨天气及田间潮湿地块受害重;遇有高温干燥条件,蜗牛常把壳口封住,潜伏在潮湿的土缝中或茎叶下,待条件适宜时,如下雨或灌溉后,于傍晚或早晨外出取食。11月中下句又开始越冬。四、分布区域。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等。五、寄主植物。寄主于黄麻、红麻、茎麻、棉花、豆类、玉米、大麦、小麦、蔬菜、瓜类等。
病害病原:田螺等大小,壳质稍厚,坚固,呈国球形。壳高19mm、宽21mm,有5.5-6个螺层,顶部几个螺层增长缓慢、略膨胀,体螺层急骤增长、膨大。壳面黄褐色或城珀色,并具有细致而稠密的生长线和螺纹。壳顶尖。缝合线深。壳口呈椭圆形,口缘完整,略外折,锋利,易碎。轴缘在脐孔处外折,略遮盖脐孔。脐孔狭小,呈缝隙状。个体大小、颜色变异较大。卵园球形,白色。
防治方法:①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微毒)
使用2-4克/平方米浸杀(治疗性)杀螺胺乙醇胺盐杀螺具有胃毒作用,持效较长,但作用缓慢。四聚乙醛主要影响钉螺肌细胞的节律。
②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43-57克/亩喷雾或撤毒土(治疗性)本品属于酚类有机杀软体动物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