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5月下旬绽花时开始发生,夏季是发生盛期,增殖速度很快,冬季在豆科植物、杂草、茶树近地面叶片上栖息,全年世代平均天数为41天,发育适温17-18℃,卵期5-10天,从幼端发育到成端约5-10天。降雨少、天气干旱的年份易发生。天敌有塔六点蓟马、钝绥瞒、食端别虫、中华草岭、小花蜡等,对叶蜻种群数量有一定控制作用。成、若蜻栖息于叶背为害叶片,幼叶受害后出现小斑点,叶片失绿,发生数量多时,整个叶片变黄,引致落叶。
发病规律:一、发生世代:北方一年发生10代左右,台湾一年发生21代。二、越冬及虫源。以雌成辅在缝隙,或杂草丛中越冬。三、发生因素:(一)气候因素。降雨少、天气干早的年份易生。(二)天敌。塔六点蓟马、钝缓螨、食辅瓢虫、中华草玲、小花熔等,对叶螨种群数至有一定控制作用。
病害病原:雌成螨体长0.52mm,宽0.31mm。宽椭园形,红色。背感器小枝状,较端感器短。气门沟末端呈形变曲。后半体背表皮纹构成菱形图案,具13对细长的背毛,毛长于横列间距。雄成螨体长0.34mm,宽0.16mm。背感器与端感器近等长。刺状毛稍长于端感器。阳具末端弯向背面形成大端锤,其近侧突起园钝,远侧突起尖利,背缘近端侧稍有一角度。
防治方法:①15%哒螨灵乳油(中等毒)
使用75-100毫克/千克喷雾(治疗性)本剂为触杀性杀螨剂,对螨的整个生长期即卵、幼螨、若螨和成螨都有较好的效果,对移动期的成螨同样有的防治作用。本品不可与强酸、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建议与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轮换使用。
②20%丁硫克百威乳油(中等毒)
使用90-180克/公顷喷雾(治疗性)在害虫发生期施药,按推荐用药量兑水均匀喷雾,丁硫克百威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昆虫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顺风喷雾。天气不良时不要施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