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叶面出现黄白色小点,严重时数叶片变黄焦枯,呈锈色状如火烧,叶片早衰、易脱落。茄子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受害重。
发病规律:一、繁殖规律。一年发生10-20代,以成若蠕或卵在田间落叶、土缝或附近杂草上越冬或在冬季作物上越冬,但冬季气温暖和时仍可继续活动,故无真正越冬现象。高温低湿、天气干旱的年份和季节有利于叶端繁殖危害。田间杂草丛生或瓜、茄、豆、棉、芝麻等作物邻作或间作地亦有利于红蜘蛛生育繁殖而加剧危害。分布广泛,食性杂,可危害110多种植物。二、发生区域。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
病害病原:一、红蜘蛛,属蜱螨目、叶满科。二、形态。(一)成螨长0.42~0.52mm,体色变化大,一般为红色,梨形,体背两侧各有黑长斑一块。雌成端深红色,体两侧有黑斑,椭园形。(二)卵园球形,光滑,越冬卵红色,非越冬卵淡黄色较少。(三)幼端近园形,有足3对。越冬代幼躺红色,非越冬代幼躺黄色。越冬代若端红色,非越冬代若端黄色,体两侧有黑斑。(四)若螨:有足4对,体侧有明显的块状色素。
防治方法:20%吡虫三唑锡可湿性粉剂(中等毒)
使用1000-2000倍液喷雾(治疗性)于红蜘蛛卵孵盛期对柑橘树全株进行均匀喷雾。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本产品是由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吡虫啉和三唑锡复配成的杀虫、杀螨剂,对红蜘蛛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数为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