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萝卜 > 虫害 >

斜纹夜蛾

危害症状:一、生活习性。(一)成虫。成虫昼伏夜出,以晚上8~12时活动最盛,有趋光性和需要补充营养,对糖、酒、醋液及发酵物质有趋性。卵多产在植株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分叉处,每雌产卵3~5块,每块约100多粒。(二)幼虫。大发生时幼虫有成群迁移的习性,有假死性。高龄幼虫进入暴食期后,白天躲在阴暗处或土缝中,多在傍晚后出来为害,老熟幼虫在1~3mm表土内或枯枝败叶下化。二、为害症状。初解幼虫群集为害,2龄后逐渐分散取食叶肉,4龄后进入暴食期,5~6龄幼虫占总食量的90%。幼虫咬食叶片,花、花蓄及果实,食叶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全田蔬菜吃成光秆。三、为害作物。为害多种蔬菜和农作物。

斜纹夜蛾,有机水溶肥

发病规律:一、发生世代。华北地区每年发生4~5代,长江流域每年发生5~6代,福建每年发生6~9代。二、发生时期。为害严重时期6~9月份,长江流域多在7~8月份大发生。三、环境因素。一种喜温性害虫,发育适宜温度28~30℃。四、发生区域。国内所有省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密度较大,黄河、淮河流域可间歇成灾。

病害病原:一、斜纹夜域,居鳞翅目,夜蛾科。二、形态特征:(一)成虫。体长14~20mm,翅展35~41mm。头胸灰褐色或白色,下唇须灰褐色,各节端部有暗褐色斑,胸部背面灰褐色,被鳞片及少数毛。前超褐色,雄的色较深,基线不显,亚基线灰黄色,波浪形,在臀脉之后向内弯曲,中横线不显,外横线灰色,波浪形,在第2肘脉后方向外弯,亚外缘线与外缘线褐色,近于平行,未端略向内弯;环纹不显,自环纹处向后至后缘为褐灰色斑;肾纹黑褐色,内侧灰黄色,外侧上角前方有一橘黄色斑,环纹与肾纹间有斜纹,由3条黄白色线组成;中室M+Cu脉黄白色,将斜纹横切;亚基线与基线间棕褐色间蓝灰色,除缘脉处为灰黄色条纹外,其后有一叉形纹,外横线的外方,从翅尖起至后缘有灰蓝色斑,向后形成一弯曲内凹的宽带(雌城色灰黄),外缘线内方各纵脉间有黑色小点,缘毛褐黑色间白色。后翅银白色,半透明,微闪紫光,翅脉及外缘淡褐色,横脉纹不显,缘毛白色。足褐色,各足胫节有灰色毛,均无刺,各节末端灰色。腹部背面褐灰色,第1、2、3节背面有褐色毛簇,主要为鳞片。(二)卵。粒半球形,直径0.4~0.5mm,初产黄白色,后转淡绿,孵化前紫黑色。纵棱从上部直达底部,卵壳表面有细的网状花纹,纵棱自顶部直达底部,中部共有36~39条。纵棱间横道下陷,横格凸出。卵块形状不一,每块有卵约300粒,中央有3~4层,周围有1~2层,外有驼色茸毛。(三)幼虫。共6龄,少数7~8龄。老热幼虫体长35~
51mm,头部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因寄主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异:土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或暗绿
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下线均为灰黄色及橙黄色。从中胸至第9腹节在亚背线内侧有三角形黑斑1对,其中以第1、7、8腹节的最大。胸足近黑色,腹足暗褐色。(四)。长约15~20mm,赤褐色至暗褐色,腹部第1~3节背面光滑,第4~7节背面近前缘处密布园形刻点。气门黑褐色,椭圆形隆起,前缘很宽,后缘锯齿状。腹部气门后缘为锯齿状,其后有一凹陷的空腔。腹部末端有1对弯曲的粗刺,刺基分开,尖端不成钩状。

斜纹夜蛾,有机叶面肥

防治方法:(1)20%甲氰菊酯乳油(中等毒)
使用30-40毫升/亩喷雾(治疗性)一、于成虫高峰期一周以后,幼虫2~3龄期用药。二、为延缓抗药性产生,一种作物生长季节内施药次数不要超过3次,或与有机磷等其它农药轮换使用。三、在低温条件下药效比高温状态下好,提倡早春和秋冬施药。四、安全间隔期3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五、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六、无内吸作用,因而喷药要均匀、周到。
(2)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中等毒)

使用40-50毫升/亩喷雾(治疗性)本品为非内吸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作用迅速等特性。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数为3次。

斜纹夜蛾,有机冲施肥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 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小猿叶甲 下一篇:新疆菜蝽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