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黄脚蕈蚊、非蛆
分布为害:韭菜迟眼蕈蚊,双翅目,眼蕈蚊科。其中北方保护地韭菜受害最重,其次为大蒜、洋葱、瓜类和莴苣。可造成韭菜产量损失30%-80%,蒜田经济损失超过30%,是造成目前韭菜减产和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为害百合科、菊科、藜科、十字花科,葫芦科、伞形科等7科30多种蔬菜。北方各省区,以及四川、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有分布。
为害特征:幼虫生活在土壤表层,群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蛀食为害。初孵幼虫先为害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春秋季主要为害嫩茎,导致根茎腐烂。受害韭菜地上部分生长细弱。叶片发黄萎蔫下垂,最后韭叶枯黄死亡。夏季气温高时,幼虫向下移动,为害韭菜鳞茎,致使整个鳞茎腐烂,严重时整墩韭莱枯死。
防治措施: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当发生蛆害时避免用粪稀和硝酸铵作追肥。春秋季幼虫发生时,连续浇水2-3天,每天淹没畦面,杀灭根蛆,利用未腐熟粪肥或腐烂发霉的蒜瓣,捣碎后加入少量杀虫剂或用糖醋液来诱杀成虫。地面覆盖细沙和草木灰或用竹签剔开韭菜根际土壤,造成干燥环境,降低幼虫成活率和成虫羽化率,从而减轻为害。在冬季扣膜扒土晾根,即可打破休眠,又冻杀根蛆。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