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为害叶片及茎部。叶片初生灰白色半透明病斑,扩大后病部及茎基部软化腐烂,并渗出粘液,散发恶臭,严重时成片倒伏死亡。
发病规律:温暖多湿、降雨频紧的季节容易发病。病地连作,低洼积水,土质黏重的田块发病重。病原主要随病残物遗落土中或在未腐熟堆肥中越冬。在田间借雨水、灌深水以及昆虫活动传播蔓延,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病原发育适温2~40℃,最适温度25~30℃。
病害病原: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属细菌。一、形态。菌体短杆状,大小(1.2~3.0)um×(0.5~1.0))um。二、特性。病原发育适温2~40℃,最适温度25~30℃。50℃经10分钟致死,适应pH5.3~9.3,最适pH7.3。三、寄主。这种病原可以侵染韭菜、葱、蒜等。
防治方法:①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5克/亩喷雾、弥雾(治疗性)本剂是一种内吸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药效稳定。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季最多施药2次。本剂应掌握在发病初期使用,采用喷雾或弥雾。
②25%中生·嘧霉胺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0克/亩喷雾(治疗性)本品是中生菌素和密霉胺混配的产品。至少应间隔3天才能收获,每季最多施用2次。采用二次稀释法兑水配药,不可与强碱性物质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