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表现: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梗和种荚。该病多发生在外叶或外层球叶上,初在病部产生小黑斑,温度高时病斑迅速扩大为灰褐色圆形病班,直径5-3mm,比白菜黑斑病大,轮纹不明显,但病斑上产生的黑霉常较白菜多且明显。叶上病斑多时,病斑汇合成大斑,或致叶片变黄早枯。茎、叶柄染病,病斑呈纵条形,具黑霉。花梗、种荚染病现出黑褐色长梭形条状斑,结实少或种子瘦瘪。
发生原因:一是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上、留种株上及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蔓延。
二是病菌常要求较高的温度,适温为28-31℃,最适pH6.6,病菌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在土中可存活3个月,在土表存活1年,7-8在甘蓝生长中后期,遇高温、高湿天气,或肥力不足,或大田改种甘蓝类蔬菜发病重。
解决方案:一是花椰菜选用抗病的品种。
二是增施有机肥或有机活性肥,注意氮磷钾配合,避免缺肥,增强寄主抗病力。
三是及时摘除病叶,减少菌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