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多在包心期发病。发病部位先呈浸润半透明状,之后病部变为褐色,软腐、下陷,生污白色菌脓,触摸有粘滑感,有恶臭味。开始发病时病株在阳光下出现萎菇,早晚恢复,一段时间后不再恢复,使叶球外露。
发病规律:一、气候因素。久旱遇雨易发病。二、栽培因素。病害的发生与伤口多少有关,蹲苗过度、浇水过量,都会形成伤口,造成甘蓝发病。地表积水、土壤中缺少氧气时,不利甘蓝根系发育,伤口也易形成木栓化,发病重。三、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在田间病株上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以及害虫体内越冬,并可在土壤中存活较长时间,病原从春到秋在田间辗转为害。从伤口侵入。四、传播特点。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
病害病原: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细菌,属杆菌。参见青花菜软腐病。寄主有十字花科蔬菜、茄科、百合科、伞形花科及菊科蔬菜。
防治方法:①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5克/亩喷雾、弥雾(保护+治疗)本剂是一种内吸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药效稳定。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季最多施药2次。
②25%中生·嘧霉胺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0克/亩喷雾(保护性)本品是中生菌素和嘧霉胺混配的产品,至少应间隔3天才能收获,每季最多施用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