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苗期发病,子叶、幼茎和真叶均出现灰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茎基部因渍疡容易折断,最后导致全株枯死。病苗移栽后,向茎基和根部蔓延,形成黑紫色条斑。成株期发病,叶上产生不定形或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上生许多小黑点。花梗、花英上病状与茎上相似。贮藏期发病,叶球可发生干腐症状。将病茎或根部纵切,可见到变黑的维管束。
发病规律: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展,例如育苗期有雨水或湿度过大时,病害发生较重。湿润多雨或雨后高温,病害易流行;干早条件下,病害受抑制或不发生。种子可以带菌,如果育苗期湿度大,易流行。长期连作,施入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都会使病原得以积累,易引起发病。病原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十字花科蔬菜种株上越冬。种子、土壤和有机肥均可带菌。菌丝体在土中可存活2~3年,在种子内可存活3年。第2年20℃左右时产生分生孢子,在田间主要靠雨水和昆虫传播。带病的种子,播种后可直接侵害子叶造成发病,随后侵染幼茎。病原侵入后,可以侵害薄壁组织和维管束,使病情扩展。
病害病原:病原为黑胫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一、形态。分生孢子器深黑褐色,埋生,直径100~400um。分生孢子无色,长园形,大小(3.5~4.5)um×(1.5~2)um。二、寄主。这种病原可以侵染甘蓝、花椰菜、白菜、甘蓝、等。
防治方法: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中等毒)
使用500-1000倍液喷雾(保护性)于作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用药,一般连用2-3次,施药间隔为7-10天。冬瓜幼苗对本品敏感,应避免药液飘移到上述作物上。本品为保护性杀菌剂,对种子传染和作物苗期土城传染的病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用于叶面喷洒防治病害。
②30%噁霉灵水剂(低毒)
使用500-1000倍液喷雾(治疗性)在发病前或初期开始施药,间隔10天左右第二次用药,连续喷施2次,施药必须均匀。本品属内吸性杀菌剂,同时又是一种土壤消毒剂,对腐霉病、镰刀菌等引起的猝倒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