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表现:大蒜黄叶干尖主要发生在大蒜生长中期,表现为根系发育不良,植株长势弱,抗逆能力下降,地上茎叶往往会出现黄叶干尖现象,重者则会导致大蒜生长早衰,造成蒜荟、蒜头减产和品质下降。
发生原因:1、连年重茬种植。大蒜地多为重茬种植,长期连作重茬之后,土壤中连年积累的有害生物较多,各种病原菌和害虫虫源基数增多,病虫害相应发生加重,土壤养分非均衡消耗,根系发育不良,植株长势弱,抗逆能力下降,叶片发黄,产量低,品质差。实地调查也发现新茬大蒜黄叶干尖发生轻,重发生重,重年限越长,发生越重。
2、播种早,气温高。大蒜喜冷凉气候,幼苗期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6℃。温度较高,幼苗较壮,但叶片水分蒸腾量大、呼吸作用强、养分消耗多,大蒜在逆境中生长,容易导致部分叶片黄叶干尖。
3、病虫害危害。叶枯病、根腐病发生和蒜姐、蓟马危害也会造成黄叶干尖。蒜组是大蒜的主要虫害,常蛀食大蒜植株假茎,引起组织腐烂,叶片枯黄、萎蔫,严重的植株成片死亡。
4、土壤过湿。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差,根系入土浅,呼吸作用弱,活力降低,吸水吸肥能力差,蒜苗所需养分、水分供应不足,致使叶片发黄干尖。此外,若土壤过干,也易出现黄叶干尖现象。
5、蒜瓣退母期养分供应不足。大蒜退母前,植株营养主要由种瓣提供,大蒜退母期,种瓣内贮存的营养已耗尽,这时大蒜生长由异养完全进入自养状态。在由种瓣供应营养转为根系吸收营养的过程中,植株营养“青黄不接”,供需不平衡,便出现黄叶干尖。
6、其他原因。土壤缺乏氮素、钾素,大蒜种性退化、感染病毒以及除草剂药害也易发生黄叶干尖。
解决方案:1、合理轮作换茬。大蒜长期重茬,土壤中危害大蒜的害虫和病原菌连年积累,基数增多,病虫害发生重;土壤养分非均衡消耗,植株长势弱,抗逆能力下降,叶片发黄,蒜头小。轮作中要避免选用葱、韭菜、洋葱茬地,可与瓜类、豆类、茄果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轮作。
2、优选蒜种。大蒜发芽期至冬前幼苗期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母瓣,因此,在种瓣选择时,要选择蒜瓣肥大、底芽齐全、顶芽肥壮、色泽洁白、无伤口、无病斑、5克以上的大瓣蒜做种。此外还要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的脱毒大蒜。
3、提纯复壮。建立大蒜种子田或用气生鳞芽繁殖,恢复种性,提高生活力,或培育无毒的脱毒大蒜。
4、适期播种。大蒜喜冷凉,幼苗期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6℃。
5、科学配肥。大蒜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浅,吸收能力弱,对土壤肥力要求高,因此在施肥上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少施多次,氮磷钾配合。
6、精耕细作。一要注意合理密植。一般每亩栽种40000株。二要预防过干过湿。苗期每亩施草木灰(焦妮灰)100千克,防止土壤干裂伤及蒜根,防止土壤过干过湿。三要中耕散璃。当土壤湿度大时,对哇沟要中耕散璃,改善通气性。四要加强管理。在“烂母”前10~15天,每亩冲水施尿素5~8千克,保证此期根系吸收。
7、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大蒜紫斑病、霜霉病和蒜姐(葱蝇)、蓟马等病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