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大蒜煤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苍白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形成以长轴平行于叶脉的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中央枯黄色,边缘红褐色,外围黄色,并迅速向叶片两端扩展,尤以向叶尖方向扩展的速度最快,致叶尖扭曲枯死。病斑中央深橄榄色,湿度大时呈绒毛状,干燥时呈粉状。病情严重时全株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病残体上的休眠菌丝及分生孢子在干燥的地方越冬或越夏,播种时随肥料进入田间成为初侵染源,也可在高海拔地区田间生长的大蒜植株上越夏,随风传播,孢子萌发从寄主气孔侵入,在维管束周围定殖扩展。植株生长不良或阴雨潮湿多露天气及生长后期发病重,在重病田中有抗病单株,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病害病原:病原称葱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暗色,从叶片病斑两面伸出,单生或2~3根丛生,不分枝,基部略粗,暗褐色,大小50~80×3~4um。产孢细胞作合轴式延伸,单胞芽生,其上具1~3个孢痕,也有5个的。分生孢子暗色,固筒形,两端钝园,中间稍收缩,有1~3个横隔,也有5个的,单生或两个孢子链生,表面粗糙,多细疣状突起,大小40~70×10.6~13.3um。
防治方法:①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94-150克/亩喷雾(保护+治疗)施用方法是叶面喷雾,每隔7天一次。施药时尽可能做到均匀,番茄的果实、叶面及叶背都要喷到。本品为内吸性杀菌剂,抑制灰霉菌芽孢纺锤体的形成,用于防治煤斑病。
②50%甲硫·己唑醇悬浮剂(低毒)
使用30-40毫升/亩喷雾(保护+治疗)本品于病害发病初期使用,应喷雾均匀。施药时应避免药液飘移到其他作物上,以防产生药害。本品为苯并咪唑类与三唑类短配型杀菌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