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大蒜的鳞茎,在贮藏期间的大蒜鳞茎上经常可见,剥开蒜瓣,在其上初生具紫红色边缘的小凹陷斑,后病斑扩大,凹陷更加明显,病班上长出黑色丛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大蒜鳞茎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侵入蒜瓣引起发病。
病害病原:病原,称大蒜艾氏链格孢,艾氏霉属,是丝孢纲一新纪录种,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体呈典型丛需状,光滑至粗糙;菌丝体内可产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梗从菌丝或厚垣孢子生出,不分枝或少,具隔膜,直立或在产孢处膝状弯曲,分生孢子梗粗短,孢痕明显;分生孢子短,长椭园形或近圆柱形,平直或弯曲呈S型、C型、Y型、具横隔2~7个,偶见纵隔或斜闹1~3个,大小15~45×8~15微米,黄褐色,隔膜黑色,孢壁较光滑,分围处略继缩,隔膜比孢壁厚,颜色也加深。
防治方法: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0毫克/千克喷雾(治疗性)本品粘附性较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可在作物全生育期使用,但在发病前或初期使用效果尤佳。不可与强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