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蔬菜类 > 大蒜 > 病害 >

白腐病

危害症状: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病。大蒜萌发期,带菌蒜种在表皮下形成黑色菌核,严重的直接导致蒜种不发芽或生根不良,随后蒜种表面呈水渍状凹陷,软化腐烂,表面形成白色菌丝和球形菌核。大蒜幼苗返青期受侵染的植株叶片发黄,长势极弱,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植株在田间极易拔出,其根部已软化腐烂,根以及腐烂的鳞茎表面附有大量白色菌丝和黑色球形菌核,受害严重的植株很快枯死,造成田间缺苗。进入蒜媒生长期,蒜整、蒜瓣已开始分化,随着田间植株抗病能力的增强以及气温升高,不再出现大量死苗,但受侵染植株长势较弱,生长不良。大蒸收获后贮藏期间,带菌蒜瓣上的病原以菌丝形态潜伏,少数在蒜瓣表面形成浅褐色凹斑。

白腐病,冲施肥与水溶肥的区别

发病规律:在高温季节湿度不大的条件下,扩展缓慢。当气温低于20℃,湿度大持续时间长,易流行。早春生长瘦弱的蒜田易发病,进入雨季后病势扩展迅速。一、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地面越冬,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直接从根部或近地面处侵入,引起发病。地温12.5℃左右,适合于白腐病原核的形成和菌丝生长,潜伏于蒜种上的菌丝很快显症,在蒜种表面形成黑色球形菌核。第2年3月下句正值大蒜幼苗返青期,开始浇头水,此时植株抗病能力较弱,而5~20cm地温平均7~8℃,又正适合于白腐病原核萌发侵染和菌丝的生长,土壤中菌核随流水迅速萌发在田间不断形成再侵染,危害植株造成田间大量死苗;4月中下句达到死苗高峰期,进入5月份以后,随着地温的升高以及植株抗病能力的增强,田间为害减轻,逐渐不再死苗。二、传播特点。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直接从根部或近地面处侵入,引起葱、蒜、韭菜等百合科蔬菜发病,病部又产生菌丝,菌丝纠集在一起形成褐色组织紧密的小菌核。

白腐病,叶面肥厂家

病害病原:病原为白腐小核菌,居半知菌亚门真菌。一、形态。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5~7天就可形成小菌核。菌核为黑色,球形或扁球形,表面光滑,大小(0.29~1.36)um×(0.25~0.99)um,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形成菌丝。菌核在10~20℃下易于形成,萌发适宜温度为7~24℃。菌核抗逆存活能力较强,干燥情况下存放一年,条件适宜仍可萌发,在土壤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二、特性。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呈白色,绒毛状,较为稀疏。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2~19℃,6℃或25C生长均受到抑制,30℃以上停止生长。三、寄主。这种病原可以侵染大蒜、大葱、洋葱和韭菜。

防治方法:①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微毒)
使用150-300倍液喷雾(治疗性)于发病初期用药,每隔10天施药1次,连喷3次。本品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安全间隔期7天,每季作物使用次数3次。
②560克/升嘧菌·百菌清悬浮剂(低毒)
使用500-1000倍液喷雾(保护性)按推荐剂量,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叶面均匀喷窝,一季最多使用次数3次,安全间隔期5天。本品对某些苹果和葡萄品种敏感,请避免在苹果或葡萄上及其果园附近使用。本品为保护性杀菌剂,杀菌谱较广,用于叶面喷雾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叶片和果实病害。

白腐病,中国十大名牌水溶肥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 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大蒜紫斑病 下一篇:病毒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