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大豆天蛾。刺槐天蛾;俗称豆虫、豆蝉
分布为害:豆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除西藏未见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发生。华北几省密度有时较高。为害大豆、洋槐、刺槐、葛藤、忍冬、女贞、泡桐、榆、柳、藤萝等植物。
为害特征:低龄幼虫取食植物叶片表皮,多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高龄后的大幼虫食量大增,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部分叶脉和叶柄,严重时前常常食成光枝。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3代,幼虫越冬:翌年4月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卵产在叶背成块状,每块有卵50-200粒;初孵幼虫有群集性,稍大后即分散为害;老熟幼虫在叶背吐丝结茧化蛹:幼虫体外长毛均有毒,能引起人体皮炎、斑疹等。豆天蛾成虫具有趋光性。
防治措施:秋季翻耕,消天越冬虫源。幼虫入土后或成虫羽化前。在寄主周围地面喷施50%辛破磷,以毒杀土中虫蛹。利用天蛾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杀虫灯等诱系成虫。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