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棉盲蝽、盲蝽象、番花虫、天狗蝇、花叶虫、小臭虫
分布为害: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为害桑树、茶树、棉花、豆类、麻类、苹果、梨、桃等,是棉桑、桑麻混栽区重要害虫。
为害特征:为害棉花子叶,可至顶芽枯死,形成无头苗;真叶受害,顶芽被刺穿,形成黑斑,激发不定芽葫发,枝条丛生形成多头苗;为害嫩头稍大的叶片,叶片仍能生长,但组织死亡形成孔洞,越近主脉破碎越重,若连续为害,空洞叶片越多,棉株如患破叶疯病,枝叶丛生,大量脱落;为害花蕾,造成落花、落蕾。为害茶树,被害幼芽呈现许多红点,而后变褐,成为黑褐色枯死斑点。芽叶伸展后,叶面呈现不规则孔洞。孔洞边缘组织较厚而光滑,叶缘残缺破烂。受害芽叶生长缓慢,叶质粗老,芽梢细瘦缩短,叶片对夹,以至枯竭不发。
发生规律:盲蝽象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棉柴、棉株的茎杆中以及石榴、苹果、首蓿等枯枝、残茬中越冬。4月上中旬孵化,5月份迁入棉田,6-7月份为害达到高峰,8月中下旬以后逐渐迁出棉田转移到蔬菜或其它寄主上为害。棉盲蝽象喜欢高温、多雨、高湿天气,25~30°C的气温和相对温度80%以上,适合其卵孵化和为害。成虫怕光,早晚活动,一般是只见为害症状不见虫,易被群众忽视。
防治措施:3月份以前结合积肥除去田埂、路边和荒地的杂草,埋入地下,减少盲蝽向棉田转移的虫量。合理施肥,防止棉花生长过旺,减轻盲蝽为害,棉田周围不种盲蝽象喜食的作物。早期加强对越冬代盲蝽象的防治,减少迁飞虫源。棉花收获后及时拔除棉柴,降低越冬虫源。做好整枝和化控工作,避免因棉花生长过旺、化控不及时而造成的田间荫蔽,为盲蝽象的发生为害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对已造成为害的棉枝,应去弱留壮,留1-2个果枝促其生长。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