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玉米茎腐病、玉米青枯病
分布为害: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各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各地区广为利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子粒瘪瘦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的原种产量,给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一般套种玉米和夏播玉米的发病率达10%-25%,严重者达50%左右,造成减产约25%。
(1)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水渍状而青枯,而后全株青枯。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即在乳熟末期成蜡熟期全株急骤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连渐发展的过程,这种情况在雨后忽晴天气时多见。
(2)茎基腐烂型:植株根系明显发育不良,根少面短,病株茎基部变软,刨茎检查,髓部空松,根茎基部及地面上1-3节同多出现黑色软腐。遇风易倒折。在潮湿时病部初期出现白色。后期为粉红色霉状物。
(3)果穗腐烂型:有的果穗发病后下重,穗柄变柔软,苞叶青枯,不易剥离,病德子粒排列松散,易脱粒,粒色灰暗,无光泽。
病原:病原菌有禾谷镰孢、串珠镰刀菌,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瓜果腐霉、肿囊腐毒和禾生腐霉,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防治措施:
(1)选育和种植抗病、耐病优良品种。
(2)对制种王米在抽穗时及时将发病雌雄株拔除。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发病株,集中烧毁或结合深翻土地面深埋。
(3)实行玉米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防止土壤病原菌积累。发病重的地块可与水稻、马铃薯、蔬菜作物实行2-3年轮作。
(4)适期晚播,北方春玉米区,4月下甸至5月上旬播种,能防治茎腐病的发生,比早播的发病率低1.3-67.5%,增产12.6%-32.3%,套种玉米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发病轻,夏玉米6月15日左右播种发病轻。
(5)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于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磷氮肥配合使用。严重缺钾地块,一般施硫酸钾100-150k/hnm';一般缺钾地块施硫酸钾70-105kg/hm。在玉米福种和抽雄时,将硫酸锌、尿素、三元复合肥按每公顷225.-30.0kg、225kg、225kg施入土壤,可增产8.4%-10.2%。
(6)播种前用含嘧菌酯成份的种衣剂包衣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也可用45%五氯福美双可湿性粉制并种100kg。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