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大田类 > 油菜 > 病害 >

油菜白斑病

分布为害:油菜白斑病在全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一般为害不大。

症状: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初在叶上出现灰褐色或黄白色圆形小病班,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大斑,边缘带绿色,中央灰白色至黄白色,病部稍凹陷变薄,易于破裂,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浅灰色霉状物,病斑直轻0.3-lcm,有时有轮纹,严重时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

油菜白斑病

病原:病原为芥假小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主要以菌丝或菌丝块附着在病叶上或以分生孢子黏附在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到油菜叶片上,孢子萌发后从气孔侵入,引致初侵染。病斑形成后又可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此病对温度要求不太严格,5-28°C均可发病,适温为11-23°C,均温23°C,相对湿度高于62%,降雨16mm以上,雨后12-16天开始发病,此为越冬病菌的初侵染,病情不重。生育后期、气温低,均温11-20°C,最低5°C,温度大于12°C,遇大雨或暴雨,平均相对湿度60%以上,经过再侵染,病害扩展开来,连续降雨可促进病害流行,白斑病流行的气温偏低,属低温型病害。在北方油菜区,本病盛发于8-10月,长江中下游及湖泊附近油菜区,春、秋两季均可发生,尤以多雨的秋季发病重。此外,还与品种、播期、连作年段、地势等有关,一般播种旱,连作年限长,下水头,缺少氮肥或基肥不足,植株长势弱的发病重。

油菜白斑病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注意平整土地,减少田间积水。
(2)适期播种,增能基肥,中熟品种以适期早播为宜。

(3)发病初期喷洒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信液,或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上述杀菌制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5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等,每亩喷药液50-60L,隔15天左右喷1次,共防2-3次。

油菜白斑病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油菜白锈病 下一篇:油菜白粉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