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大田类 > 花生 > 病害 >

花生绣病

分布为害:花生锈病在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普遍发生,为害较重。近年来,北方花生产区也有扩展蔓延的趋势,花生发生锈病后,植株提早落叶。早熟、发病愈早、损失愈重。发病后一般减产15%,严重时减产50%,该病除对产量影响外,出仁率和出油率也显著下降。

花生绣病

症状:花生受害部位主要是叶片,叶柄、托叶、茎、子房柄和荚果也可以感病。叶片感病以背面为重。发病初期在叶背长出针头状小白点,几天后,病斑变黄绿色,随着病班扩大,表皮破裂,露出铁锈色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病斑呈圆形,直径1mm左右,叶背面产生的病斑小些。托叶上的夏孢子堆较大,茎和子房柄的孢子堆呈椭圆形,长1-2mm,果壳上的孢子堆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长满夏孢子堆的叶片很快失绿变黄干枯,出现早衰现象。病害严重的花生全田呈现铁锈色,甚至全株死亡,荚果不能结实并在土中腐烂,因此严重减产。

病原:病原为落花生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花生绣病

发病规律:花生锈菌仪为害花生,在我国南方,一年四季均可在花生上繁殖。据广东研究,夏孢子可在4季不同播期花生病株上辗转传播,也可在秋花生自生苗上越冬至翌年侵染春花生。室内外储存的病株经120-150天,病株上的夏孢子仍有侵染力;秋花生带病荚果经室内储存至翌年3月份,荚果上的夏孢子也能侵染花生,我国北方花生绣病初次侵染源可能来源于南方,尚待进一步研究。
       花生锈病的发生流行与菌源的数量,气被条件、品种的抗病性等有关,在南方秋花生自生背上很普遍,一般发病株率3-5%,严重的达30%--40%,叶片上的夏孢子堆多的达上百个,直接影响冬花生,早播春花生的发病严重度,继而影响锈病的流行。因此,越冬菌量大,第二年锈病可能严重发生。
       影响锈病流行的主导因素是雨水和雾露,春花生5-6月份月平均降用量在200--30mm,雨日数多,锈病就可能流行。秋花生在9月多雨的情况下则发病早而严重,10月后如有大雾、重露、锈病仍发生严重。春花生早播病轻,晚播病重;秋花生则早播病重,晚播病轻。

防治措施
(1)花生播种前彻底清除田间落粒自生苗。秋花生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以减少病源,延迟发病期。
(2)推广抗病高产品种。
(3)在春花生产区,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适期早播,以便提早收获,避开生长后期高温多湿的发病盛期。秋花生播期适当推迟,以利用锈病孢子不耐夏季高温的弱点,而达到减少病源的目的。
(4)在花生锈病中心病株率10%左右,或叶片产生1-2个病斑时,开始喷药防治。一般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10-15天,每亩喷药液60-75L。可选用下列药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12.5%腈菌唑2000倍液,或40%福美拌种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50%硫磺甲硫灵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等。

花生绣病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花生白绢病 下一篇:花生疮痂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