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莱茵 > 植保交流 > 大田类 > 茶树 > 病害 >

茶芽枯病

布为害:茶芽枯病为害茶树。发病芽叶生长受阻,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大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且品质下降。茶芽枯病于1976年在我国浙江省首次发现,国外未见报道。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湖南、江苏、江西、广东、广西等各大茶区。

茶芽枯病

症状:茶树感病后,芽梢生长明显受阻,直接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主要为害春茶一芽1-3叶,叶上病斑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淡黄色或黄褐色,扩展后呈不规则形,病健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芽尖受害呈黑褐色枯焦状,萎缩不能伸展。后期病部表面散生黑色细小粒点,叶片上以正面居多,感病叶片易破碎并扭曲。

病原:病原为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茶芽枯病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越冬芽叶中越冬。次年春茶萌芽期,产生分生孢子并随风雨传播,侵染幼嫩芽叶,经2-3天形成新病斑。春茶期气温在15-20°C,温度大,茶叶氨基酸含量高时发病重,6月中旬以后,病害发展受抑制,在发病期,病菌可不断进行再侵染,造成春茶损失严重。凡早春前芽期道受寒流侵袭的茶树易感芽枯病。该病以发芽早的品种感病重,发芽迟的品种发病较轻。

防治措施

(1)春茶期实行早采、勤采,减少病菌侵染,可减轻发病。

(2)加强树体培养,增施有机肥,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3)萌芽期和发病初期各喷药1次。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80%多菌灵1000倍液。

茶芽枯病

如果您对科莱茵水溶肥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留言给我们留言,或拨打 400-699-2268 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

分享到:
上一篇:茶云纹叶枯病 下一篇:茶胴枯病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66号

收缩
  • 在线咨询
  • 技术咨询
  • 经销商咨询
  • 种植户咨询
  • OEM咨询
  • 售后服务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