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为害:小菌核病是葱的一 种普通病害,通常发病较轻,发生严重时使部分植株死亡或造成鳞茎腐烂。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梗,发病初叶片或花梗先端变色,渐延及下方,叶色褪绿变褐,植株部分或全部下垂枯死。地下部变黑腐败。后期病部呈灰白色,内部长有白色绒状霉,并混有黑色短杆状或粒状菌核。菌核多分布在近地表处,呈不规则形,有时整个合并在一起。
病原:病原为大蒜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该病为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在温度20°C左右,土壤湿度较大时发生严重。一年中,晚春至初夏时,温暖而多雨易发病。
防治措施:
(1)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与非葱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
(3)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湿度。
